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

2024年03月19日 18:02:40 来源:网校空间 访问量:8


圪谬小学 胡晓云

一、 教科书编写思路

1. 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 “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除了加强不同年段、 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梯度,教科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板块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还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单元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

2. 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教科书形成 “精读” “略读”“课外阅读” 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精读课文、 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 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 大部分单元的“交流平台”,都聚焦学习方法,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出一些最基础的、 最重要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的过程。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

4.  突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教科书着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论是练习活动的设计,还是语文园地的内容安排,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文, 突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比如,关于词语的练习活动,关注词语表达的情感色彩,但又不只是关注相关的语文知识,而是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词语、运用词语,提高学生对词语的把握能力。教科书还努力加强阅读和表达的联系,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运用于自我表达,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 教学目标

(一) 识字写字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800个左右,其中2020个会写。

2. 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常用汉字 250个。

3.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4. 能用毛笔字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5.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 阅读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 . 阅读创重性作品,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6.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的用法。

7.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

8. 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5 万字。

(三) 习作

1.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四) 口语交际

1. 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 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三、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使用教科书,要树立整体的观念,关注教科书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树立方法意识,将方法指导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1. 识字写字。

高年级依然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教学,应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学时,以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为主,教师可适当引导。一些生字较多的课文,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类指导,特别是难字、容易出错的字, 要用恰当的方法加以点拨。

写字教学,应在指导学生写规范、端正、整洁的基础上,还要求行款整齐,书写美观,并且有一定的速度。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且鼓励学生勤于练字。 可以举办与书写有关的活动,比如硬笔、 毛笔的书法展,让学生展示自己书写作品,在活动中感受汉字书写之美,进一步激发书写的兴趣。

本册教科书的多音字数量较大,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多音字的方法,形成分辨多音字读音的能力,在阅读时遇到多音字能借助字义推断字音。

本册阅读策略单元的识字写字教学,应有别于常规单元,以确保学习方法的整体性和流畅性。 在本单元中, 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正是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障碍,是本单元学生要自己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初读课文的环节,教师要提醒学生遇到不懂的词语,不必停留太久,不要反复回读。在学生完成阅读方法的学习交流之后,再进行识字写字的学习。

2. 阅读

阅读教学,要通盘考虑课文的教育价值,兼顾几方面目标的实现:一是体现本单元的重点目标,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二是体现本课特点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基于文本的特殊性,挖掘有教学价值的学习内容;三是落实学段的常规性目标,完成本学段每篇课文都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每篇课文的课后题确定教学内容。

本册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更加含蓄、深刻。教学时,应留出充分时间让学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用完整、通顺的句子复述课文,以检测学生把握内容的情况。不能只让学生关注某些词句、段落,避免阅读的 “碎片化”。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主旨,要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充分地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再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总结。教学情感表达细腻、 丰富的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的场景、人物、细节,从中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学生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尽力避免定位不准、拔高要求的问题。

3.习作要继续重视引导学生习作修改,并且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教科书在很多习作中,都提示学生写后进行修改,并且能参考同学提出的修改建议。教学时要安排学生习作后自我修改和与他人互换修改的环节,保持良好的修改习作的习惯。

要强化习作的交际功能,使学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教科书对写后交流的提示,体现了书面表达的交际功能,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对象意识,引导学生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感受习作的乐趣,体验与人进行书面交流的成就感,彰显在习作后交流中提升习作能力的理念,避免习作前的过度指导束缚学生的灵性。提倡从学生的习作成品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习作的具体指导放在学生习作之后,引导学生作后充分交流,在与同伴、 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读者反馈获知如何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得更具体。        另外, 要特别重视习作单元的教学,准确把握习作单元的编排意图,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条主线开展教学。找准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 习作例文的定位,对单元中的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等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说明文习作单元,能不怕写说明文,喜欢写说明文,体会到说明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 口语交际。

要依据不同的口语交际类型,设计符合交际话题的情境,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或应对能力。多给学生创造当众表达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成段表达,避免对生活场景的简单重复。

要重视交际方法、策略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完成真实交际任务的同时,实践交际方法,学习运用交际技巧和交际策略。通过不同交际话题、不同交际情境,使学生有机会面对不同场合(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面对不同交际对象(多人、一人),学习在不同情境下实现交际目标,发展口头表达能力,不断增强交际的勇气和自信心。

在本册口语交际中,除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自己意见,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对象意识,要求学生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话题和情境, 让学生参与、 展示、 倾听、思考和交流,体会交际过程中既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又能尊重对方的方法。

除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还要重视日常教学中无处不在的口语交际活动,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品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如,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述, 让所有学生都有表达机会;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口语交际课中的学习成果。

编辑:胡晓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宁武县圪廖乡中心校 特此声明。